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0.18-1941.1.4),法國哲學家。1914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192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埃爾温·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1887.8.12-1961.1.4),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11.7-1960.1.4),法國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柏格森、薛定諤和加繆,這三位諾貝爾獎得主,都在1月4日這天離世。小編今天分享5本好書,紀念這3位大師。
亨利·柏格森
1859年10月18日—1941年1月4日
192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1927年,柏格森因他的《創造進化論》一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在西方哲學史上是罕見的。
柏格森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的小單位。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
1.《時間與自由意志》
[法]柏格森 著
吳士棟 譯
意識是一種綿延,是一種過程?
獨特的寫作風格
詩意的表達方式
2.《創造進化論》
[法]柏格森 著
姜志輝 譯
柏格森的代表作
他在此書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學理論
並對原有的哲學體系加以批判
埃爾温·薛定諤
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
193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和原子理論,由他建立的薛定諤方程是量子力學中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狀態的基本定律,提出薛定諤貓思想實驗,薛定諤的貓可能比薛定諤更出名?
3.《自然與希臘人 科學與人文主義》
[奧]埃爾温·薛定諤 著
張卜天 譯
《自然與希臘人》
着重從理性與感官的競爭
畢達哥拉斯學派、克塞諾芬尼的宗教
原子論者等展開論述
《科學與人文主義》
從科學對生活的精神影響
我們“模型”的本性
連續體的複雜性等方面展開論述
4.《生命是什麼?》
[奧]埃爾温·薛定諤 著
張卜天 譯
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
為DNA的發現作了概念上的準備
這本書必定屬於20世紀最有影響的科學著作之列。它是一位物理學家的有力嘗試,試圖理解真正的生命奧祕,他的深刻洞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組成的理解。
——羅傑·彭羅斯(著名英國數學家、數學物理學家)
阿爾貝·加繆
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
195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加繆有着一顆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靈魂。”
加繆在他的小説、戲劇、隨筆和論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異己的世界中的孤獨、個人與自身的日益異化,以及罪惡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誕的同時卻並不絕望和頹喪,他主張要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留給我們的遺產也許是我們該如何應對荒誕。
5.《西西弗神話》
存在主義最出色的一篇結尾
20世紀西方文學中最具有規模、最具有體系的荒誕哲理之一
西西弗推石上山不正是人類生存的荒誕性最形象的象徵嗎?
來源:商務印書館